Feb | 欣逢佳节同游赏,半日偷闲酒一樽

苏州行记

沧浪独步

沧浪亭借水成景,渡桥入园,开门见山,亭飞临于连绵假山,隐于林木,踏石拾级而上,登临可俯瞰全园。依山造景时,多处叠石为洞,石屋清凉,方寸之内,另有天地。

我来时是冬日,草木摇落,假山四周原本是苍郁的古树,此时仰望,只见枯枝。无缘见高林翠阜,乔木苍烟。好在梅花凌寒,松竹长青,因而晴日朗照时,仍见亮色。

我特别喜欢竹子!不是喜欢竹子被文人赋予的意象,就是觉得竹子完全符合我内心的审美,只是见到就觉得安心与享受。但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看见竹子了。而沧浪亭前水后竹,竹木环生,品种各异,似无穷极。苏舜钦在《沧浪亭怀贯之》写“日光穿竹翠玲珑”,我也有幸得见。

日光穿竹翠玲珑

四时风雅

来之前做攻略,得知可园和沧浪亭离得很近,可以一起逛,遂买票。真到了一看,这也太近了!

沧浪亭与可园沿溪相望,越过曲桥,便是可园。看入园处的介绍得知,可园的可,是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”的可。感觉这个名字起的,有点随便啊……

可园在清代时被划为书院,比起沧浪亭如登山林的游览体验,可园在设计上显得中正疏朗。我最喜欢的景,是从月洞门向内望,可见水木明瑟,亭宇落于正中。步至堂前,回望曲槛临水,枯柳悬垂,几无生机。四时风雅,此为冬景。

游园不值

游园不值,不是这样用的。但是这个留园,去得真的不太值。

我安排行程时,有意避开人潮。上午去沧浪亭,下了地铁后,宽阔的道路偶有三两行人。园内人不算多,气氛松弛;除游客外,有闲坐对谈的老人,有抓拍晴日风景的摄影爱好者。计划下午前往大型园子,本以为避开拙政园就没事,没想到留园也是重量级。

园林一旦人多,便失意趣;但我去之前也未曾想,人竟能多到此等恐怖的地步。从地铁站一路过去,车水马龙,游人如织;走至正门之外,只见队伍环回,缓缓前移。

留园的入口原本欲做障景的设计:进门是狭长的暗室,在夹道内蜿蜒徐行,景致三收三放,历经明暗交迭,直至步入园林,豁然开朗,方知别有洞天。

那么在此等密集的人流下,呈现的是什么景象呢?是你进了一个窄门,步入暗室,夹道狭窄昏黑,顶上挂着散发暗红幽光的六角灯笼,欲疾行而不得,欲退却亦不得,只能跟随人潮缓缓蠕动。这场景改一改就是中式恐怖游戏。

进了园林,折磨还没有结束,还要走狭窄的回廊、曲折的假山、仅容一两人通行的水间石路。园林前长廊的六扇漏窗设计之初是为隐见山水,可即使是不见游人的漏窗,透过其望见的水上回廊竟因过年挂上了中国结!原本假山抱水,林木森郁,为的是雅致清幽,你用密集的大红点缀,能好看吗?

眼见这般景象,我们即使一进门就想走了,找出口也仍然用了半天。另外留园的景区开发与商业化很严重,除了常规的讲解器出租,有一处二层建筑做成茶室卖茶,出口更是设有 VR 游览体验馆。我人都在这里了,你给我看 VR,何意啊?

齿间春秋

只是在安排行程时在小红书刷到了网红评弹馆。阅览评价之后,得知演出内容有半数是吴语流行歌曲。我思来想去,觉得和家人出行还是要在项目安排上做一些迁就的。如果我独自出行,行程中必去博物馆。但我知道我妈对这种东西不太感兴趣,所以此行没有强烈的前往苏博的愿望,最后更是直接没约到票。我妈业余学了很多年美声,感觉这种偏网红的评弹馆,比起传统评弹馆或许会更符合她喜好。

提前买了前排的票,进门一看新开的店环境挺好的,沙发看着很高级,还很软,还有茶喝。其实我更是门外汉,虽然不爱听流行吴语歌曲,但真让我纯听传统评弹,估计我也听不下去。听了之后感觉其实还不错,这种半介绍科普半演出的方式对我来说其实挺合适的。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平台上之前提到的一些避雷点都有改善,因此给人观感还可以。也算是有在迭代改善,做生意就要这样做嘛。

吴语十里不同音,让我听苏州评弹,不看字幕几乎听不懂。也学到了一些新知识,比如评弹用的是文读的中州韵,不是苏州方言口语。像“姐姐”在文读与口语中差异很大,而文读的念法除了音调外,倒是和我老家的念法一致;再如戏文中的“娘子”,对应的口语是听觉与含义都不算雅的“家主婆”。

早告诉你们了,吴侬软语都是骗人的。

快结束的时候提到,评弹的曲目多是悲剧,但是大过年的,不能让大家听悲的。于是演了《白蛇传·赏中秋》,开头唱:“七里山塘景物新,秋高气爽净无尘。今日里是欣逢佳节同游赏,半日偷闲酒一樽。”

我就以此作题吧。

《看不见的女性》

抱歉,只看了50%……但还是写一写。

我在女权主义上一直认同波伏娃的:“女人不是天生的,而是被塑造的。”即女性只有冲破社会性别的建构与定义,才能重获身为人的自由。那么这本书很大程度将我曾经忽视的一系列现实置于我眼前:即当前我们作为女性的处境,究竟有多少来自于生理性别,多少来自社会性别?

坦白说,这本书只是引言部分就足够振聋发聩,因为事实的说服力远胜于观点。即各种看似“性别中立”的设计,其实都处于第一性的阴影之下。

书里提到,女性遭遇车祸受轻伤的可能性比男性高71%,重伤可能性高47%,死亡率高17%——因为汽车根据男性身材设计,碰撞测试假人几十年来都以男性为基准,即使近年采用女性假人测试,也未考虑女性的肌肉质量分布与骨密度等生理差异;相当多的药物实验未将女性纳入研究,90%的药理学论文只描述雄性动物的研究,这可能导致同样的药物,女性服用后效果远不如男性。

我问自己,打破刻板印象能够有助于我们不再在女厕排满无休止的长队吗?能够让我们不再来月经吗?能够让我的身体成为一具一般男性的身体,适应那些所有人都需要使用,但却只以男性为基准设计的产品吗?

读这本书似乎只需要等待共鸣,因为作为女性,你必然、一定、无疑经历过其中某些类似的处境。书中提到钢琴的宽度、手机的大小都是以男性为标准设计,前者导致大手演奏者的演奏机能更佳,后者提到如今不断变大的手机令许多成年女性无法单手握持——但好在它不会继续变大,因为这样普通男性就也拿不住了。我的手应该算小,即使成年之后也只够到钢琴的八度;我想起我初次购入 Switch Pro 手柄之后,我的右手大拇指曾经因为操纵右摇杆感受到拉长的抻痛,直到一段时间后,我终于“适应”了这个手柄。于是我又想起我工位上的人体工学椅,它的靠枕永远只能抵着我的后脑勺,我想我应该是没机会适应它了,因为我没法长高了。

书里提到VR导致女性出现头晕症状的程度远超男性,因为男性明显更有可能依赖“运动视差”来确定深度感知,女性则更依赖“阴影形状”,VR在前者上做得很好,而在后者上做得很糟糕。读到这里我也在联想,我的普通游戏晕3D症状会与此有关吗?

书中还提到了很多我们或许此生无法经历的事实:比如第三世界的女性处境,公交车站、公共厕所的位置选择,关乎她们面临强奸案的可能性大小;比如女性承担了75%的无偿照护工作,这令她们每日的行程更为琐碎,有别于只需两点一线通勤上班的男性——而城市的公共交通是以后者为基础设计的。

无论如何,正视已有的现实,是我们应该踏出的第一步。